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双学双比”
竞赛活动“十五”规划的通知

闽政办〔2001〕109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更好地发挥农村妇女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省“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2001至2005年全省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竞赛活动规划。现将《活动规划》转发给你们,请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六月十四日

福建省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
比成绩、比贡献”竞赛活动规划
(2001—2005年)

  福建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开展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深化“双学双比”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促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新世纪初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经研究,制定《2001—2005年福建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规划》。

  一、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双学双比”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部署,继续把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作为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来抓,把帮助农村妇女增加收入作为工作的立足点,积极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深化农村改革、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开发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任务:在总结前十年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加大科技培训的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水平。积极推进“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帮助农村妇女消除贫困,走向富裕。培养一批适应跨世纪农业发展需要的农村妇女科技带头人和市场营销人员,树立一批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先进典型,建立完善一批科技含量高的龙头项目和示范基地,发展一批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奋斗目标
  1、巩固提高参赛率。继续组织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双学双比”活动,积极发动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妇女参与竞赛,使参赛率稳定在98%以上。

  2、扫除农村妇女文盲。每年扫除妇女文盲4万人,巩固提高5万人。

  3、开展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培训。全省5年培训农村妇女150万人次,其中“绿色证书培训”10万人,高新技术培训25万人,实用技术培训137.5万人。

  4、培养科技骨干。5年招收“农函大”女学员6万人,“农广校”女学员65万人,评定女农民技术员5万人,到2005年实现每村有3名以上女农民技术员。

   5、扶贫帮困。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努力实施巾帼扶贫行动,为农村妇女提供帮助和服务。

  6、建立科技培训、生产基地。到2005年,100%的县(市、区)、85%的乡(镇)、80%的村建立“三八绿色工程”基地或“妇字号”种养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发挥基地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妇女学用科技能力。

   7、壮大科技协会队伍。到2005年,100%的县(市、区)、80%的乡(镇)建立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协会或女能手女科技示范户协会或者妇女科技小组,增强为妇女群众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农村妇女对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认识。
 
  各级“双学双比”领导小组要运用新闻媒体和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宣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在农村的目标和任务,宣传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增强农村妇女的增收致富和求发展的自信心;教育引导农村妇女充分认识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认识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要继续宣传一批依靠科技致富的先进典型,激发广大农村妇女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二)深化双学,培养农村妇女人才。各地要充分利用乡镇文技校、人口教育学校、妇女之家、妇女培训活动中心、农函大、农广校等阵地,开展多层次、多门类、多样化的培训,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技能水平。要继续抓好扫盲工作,特别要抓好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扫盲工作,把扫盲和学技术紧紧结合,进一步巩固扫盲成果,防止新文盲的产生。继续实施“千万农家女百项新技术”推广培训计划,广泛开展科技致富八闽行活动,确保实现5年培训150万名农村妇女。各成员单位举办的农业高新技术培训班都要组织一定比例的女性参加。要加强对村妇代会主任、“双学双比”女能手、女科技示范户、女种养大户和女购销大户的培训,创造条件使她们先行获得适用农业新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要鼓励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并掌握一定生产技术的妇女上“农函大”、“农广校”学习,把科技培训与颁发绿色证书、评定女农民技术员结合起来,努力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新型女农民队伍。

  (三)抓基地建设,培育一批“妇字号”龙头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原有项目和基地的科技含量,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的“妇字号”种养加基地建设,培育一批效益好、品质优的“妇字号”龙头项目,促进示范基地和龙头项目上档次、上水平,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帮助农村妇女走向市场。

  (四)组织特色规模竞赛,推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根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不断拓展竞赛的领域,组织农村妇女在粮、菜、果主导产业、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销售、乡镇企业中开展竞赛,并注重在个体、民营、私营企业中抓质量、效益赛,通过竞赛活动,树立一批依靠科技致富的先进典型。

  (五)建立完善服务体系,为农村妇女提供有效服务。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经验,大力扶持和发展妇女专业合作社和各类妇女专业技术协会,引导和鼓励女能手、女农技员和参赛妇女创办、联办各类服务实体,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为参赛妇女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双学双比”竞赛活动成员单位要强化服务功能,把竞赛活动纳入本系统、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创造条件扶持基层妇联创办具有培训、生产、服务等多功能的“妇字号”基地或农村妇女技术协会,并结合本部门的业务,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在政策、信息、资金、物资、技术、生产、销售等方面为农村妇女提供优质服务。要面向生产一线的农村妇女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技人员到村入户,下到田间地头,向农村妇女传授生产技术,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提供专业指导和具体帮助。

  (六)实施“巾帼扶贫”行动,帮助贫困妇女消除贫困、走向富路。各地要积极参与“巾帼扶贫”行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农村贫困妇女的发展。扶贫办、农行等部门要继续扶持农村妇女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妇联要坚持持钩联系制度,各级妇联组织要挂钩1—2个乡或村。村妇代会主任、女科技示范户、女专业户、“双学双比”女能手每人挂钩1—2个农户,帮助农村妇女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科技脱贫致富。

  三、加强领导,确保规划全面实施

  (一)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各地要健全组织,及时调整充实“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在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支持下,妇联组织主动抓,成员单位配合抓,形成合力。要坚持协调工作制度,加强对活动的指导和领导,每年至少召开1—2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新一轮活动规划,并把规划纳入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有目标、有措施、可操作,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各地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经常深入农村,走入妇女群众中去,关注农村妇女在生产、生活上带有普遍性的困难和需求,总结推广竞赛活动的成功经验,调查研究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战略,突出工作重点,增强竞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活动真正成为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有效手段。

  (三)建立机制,表彰先进。为了推动“双学双比”竞赛活动更加扎实、深入地开展,各地要组织评比、表彰,省、市每两年组织一次评比、表彰活动,树立一批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参赛妇女、先进协调组织、先进协调单位和协调工作先进个人。并以各种形式、不同渠道,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些先进事迹,为活动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双学双比”活动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各级妇联要积极主动当好参谋,提出竞赛计划,及时总结反馈,主动与各成员单位联络沟通,努力做好组织牵头工作,把“双学双比”作为农村妇女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各成员单位要通力合作,继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年为竞赛活动支持一笔资金,制定一条优惠政策,扶持一个项目,提供一项服务,总结推广一个先进典型,创办一个“双学双比”示范基地。为农村妇女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经费方面,继续采取财政拨一点,成员单位支持一点的办法解决。在对农民实施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针对农村妇女的特点制定实施计划,加强对她们的培训,共同开发农村妇女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新闻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对活动的宣传力度,宣传在农村改革和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妇女先进典型,宣传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不断优化农村妇女发展的环境。

福建省农村妇女“双学双比”
竞赛活动领导小组
二○○一年四月十六日

扫一扫手机阅读

    信息来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