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
闽政办〔2010〕10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原则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三月三十一日
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实施方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2010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做好今年全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利用我省现有的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简称“应急系统”)和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简称“党员教育系统”),开展全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是一项节省成本、惠及千家万户农民的系统工程。我省应急系统共有1400个视频会场,通过VPN技术覆盖全省所有乡镇,通过卫星可将视频会议的实况同步传输覆盖到全省15331个行政村,是目前国内建成的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功能最强、网络结构最为完善的省级视频会议系统。党员教育系统以省电信ITV视讯传输平台为依托。在全省建有乡镇(街道)远程教育接收站1103个,行政村接收点13342个,计划外站点3443个。系统具有视频直播、回看、点播、图文资讯浏览、便民资讯收集等功能。利用这两个系统开展远程培训具有以下优势:一方面可以应急视系统为依托开展现场授课和咨询,实现现场实时可视、受训农民与专家直接对话,另一方面可将授课和咨询录像制作节目,通过农村党员教育系统,让广大农民群众能够随时点播收看。这样开展远程培训,可以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省农村普遍存在的科技人员缺乏、农村科学技术普及率低的现状,扩大农村实用技术的辐射范围,提高推广应用“五新”的能力,推进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能
为确保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远程培训工作协调小组和专家小组。
(一)工作协调小组
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协调小组由省委组织部、省政府办公厅、省农办、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省经济信息中心、省广电局、省广播影视集团和各设区的市政府等有关单位组成,负责全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表彰奖励等工作。工作协调小组成员由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具体如下:
召集人:张福寿 省政府副秘书长
陈向先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
张立先 省农办主任
刘 波 省农科院院长
成 员:陈永共 省农办副主任
刘 平 省教育厅副厅长
周世举 省科技厅副厅长
刘子维 省水利厅副厅长
孙婷婷 省财政厅副厅长
林少雄 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谢再钟 省林业厅副厅长
李祥春 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纪检组长
张作兴 省广电局副局长
林文斌 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
黄一帆 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
王 展 省广播影视集团副董事长
鲍一高 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
吕参军 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
侯为东 漳州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一申 泉州市政府副秘书长
章新华 三明市政府副秘书长
许冬红 莆田市政府副秘书长
黄信敏 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
郭 专 宁德市政府副秘书长
兰如明 龙岩市政府副秘书长
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省农办,负责工作协调小组的日常事务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省农办副主任陈永共兼任,各成员单位分别指定一位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作为办公室联络员。
(二)专家小组
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专家小组由省农业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农科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等有关单位组成,负责培训主题的建议、培训教师的审核、培训教材的编写,以及开展培训咨询等具体工作。具体如下:
组 长:谢华安 省农科院 中科院院士
副组长:翁伯琦 省农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陈 辉 福建农林大学教授
梁全顺 省农业厅推广研究员
李建民 省林业厅科学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苏跃中 省海洋与渔业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专家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福建省农科院,负责专家小组日常事务。办公室主任由省农科院培训中心主任郑回勇担任,省农业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和福建农林大学各指定一位同志作为办公室成员。
专家小组成员根据各成员单位推荐确定(详见下表)。
|
姓 名
|
职 称
|
专业领域
|
粮食作物组
|
陈 志
|
高级农艺师
|
粮食
|
黄庭旭
|
研究员
|
水稻
|
|
梁康迳
|
教授
|
水稻
|
|
汤 浩
|
研究员
|
马铃薯
|
|
谢华安
|
中科院院士
|
水稻
|
|
郑家团
|
研究员
|
水稻
|
|
茶叶组
|
陈荣冰
|
研究员
|
茶叶育种加工
|
何孝延
|
教授级高工
|
茶叶
|
|
孙威江
|
教授
|
茶叶栽培加工
|
|
吴光远
|
研究员
|
茶树植保
|
|
尤志明
|
研究员
|
茶叶
|
|
农产品加工组
|
陈君琛
|
研究员
|
农产品加工
|
何志刚
|
研究员
|
农产品加工
|
|
林河通
|
教授
|
农产品保鲜
|
|
王则金
|
教授
|
农产品贮藏加工
|
|
林果组
|
蔡子坚
|
研究员
|
柑桔
|
陈 辉
|
教授
|
油茶及经济林
|
|
陈清西
|
教授
|
果树栽培
|
|
范辉华
|
教授级高工
|
乡土树种
|
|
李 健
|
推广研究员
|
果树
|
|
李志真
|
教授级高工
|
油茶
|
|
詹夷生
|
高级工程师
|
经济林
|
|
郑少泉
|
研究员
|
龙眼枇杷
|
|
郑郁善
|
教授
|
笋竹
|
|
园艺组
|
陈菁瑛
|
研究员
|
中药材
|
黄敏玲
|
研究员
|
花卉
|
|
潘标志
|
高级工程师
|
药用植物
|
|
温庆放
|
研究员
|
蔬菜
|
|
张伟光
|
研究员
|
蔬菜
|
|
牧医组
|
黄 瑜
|
研究员
|
兽医
|
江宵兵
|
推广研究员
|
水禽
|
|
梁全顺
|
推广研究员
|
疫病防控
|
|
林长光
|
副研究员
|
养猪
|
|
缪晓青
|
教授
|
养蜂
|
|
王长康
|
教授
|
水禽养殖
|
|
吴南洋
|
高级兽医师
|
兽医
|
|
修金生
|
教授
|
动物疫病
|
|
庄向生
|
研究员
|
畜牧
|
|
水产组
|
曾志南
|
研究员
|
渔业养殖
|
樊海平
|
研究员
|
鱼病防治
|
|
黄种持
|
研究员
|
海、淡水鱼育苗
|
|
林天龙
|
研究员
|
水产疫病
|
|
苏跃中
|
教授级高工
|
海、淡水鱼育苗
|
|
周 辰
|
副研究员
|
鳗鲡等病虫害防治
|
|
食用菌组
|
曾 辉
|
高级工程师
|
蘑菇
|
黄志龙
|
推广研究员
|
食用菌
|
|
林占熺
|
教授
|
菌草栽培
|
|
王泽生
|
教授级高工
|
食用菌
|
|
植保土肥组
|
陈 军
|
高级农艺师
|
植保
|
黄毅斌
|
研究员
|
生态
|
|
林新坚
|
研究员
|
土肥
|
|
刘 波
|
研究员
|
植保
|
|
翁伯琦
|
研究员
|
生态
|
|
翁启勇
|
研究员
|
植保
|
|
姚宝全
|
推广研究员
|
土肥
|
|
占志雄
|
研究员
|
植保
|
|
章明清
|
研究员
|
土肥
|
|
张绍升
|
教授
|
病虫害防治
|
|
庄家祥
|
高级农艺师
|
植保
|
|
其它
|
蔡俊谊
|
高级工程师
|
农业机械
|
曾玉荣
|
研究员
|
农业经济
|
|
黄金煌
|
推广研究员
|
沼汽建设
|
|
黄跃东
|
研究员
|
农业经济
|
|
林一心
|
研究员
|
甘蔗
|
三、培训内容、时间及方式
(一)培训内容
2010年3月~2011年2月期间,每月组织一次定期远程培训,共12期。具体计划如下:
1.2010年3月培训主题:水稻育秧、果园管理、春季猪病防控
农时农事:早稻播种育秧集中期,春花生、春大豆播种,喜温类蔬菜如瓜豆类(如芋葫、四季豆)和叶类菜(如小白菜、空心菜)播种,蔬菜防涝、病虫防治,春种马铃薯出苗,烤烟除草、深中耕、培土、追肥和烟青虫、蚜虫防治,果树定植,茶园施肥、除病虫,油茶施速效肥,海水养殖和鱼、虾育苗关键期。生猪仔猪繁育及健康养殖,防治猪流感,猪气喘病、仔猪腹泻等。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农办
课程设置
|
培训内容
|
1.张昌平常务副省长讲话
|
开展远程培训、远程咨询的目的意义。
|
2.水稻育秧田管技术要点
|
水稻良种介绍、育秧技术要点、防治烂秧技术。
|
3.果园管理技术要点
|
龙眼保花果,柑桔控夏梢,黄龙病的防控。
|
4.春季猪病防控要点
|
猪流感,猪气喘病、仔猪腹泻症状和防控要点。
|
5.农民技术问题咨询
|
|
2.2010年4月培训主题:淡水、海水养殖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
农时农事:早稻移栽,中稻播种,春花生播种,瓜豆类喜温蔬菜播种,高山反季节蔬菜如蕃茄、甜椒等播种定植,马铃薯春收,烤烟旺长、清沟排水、现蕾打顶,油茶、无患子苗木嫁接,龙眼开花疏穗、修剪疏删去密枝、病枝,荔枝保花保果,枇杷果园排水防止裂果,柑桔疏花控果,果园病虫害检查防治,家禽疫病防控,淡水、海水养殖人工育苗与养殖。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海洋与渔业厅、林业厅、农业厅
课程设置
|
培训内容
|
1.春季茶园管理技术
|
春茶的采收加工、采后管理、追肥技术。
|
2.家禽主要疫病防控技术
|
鸡、鸭主要疾病识别与防疫技术。
|
3.油茶良种繁育关键技术
|
良种介绍、繁育方法、嫁接技术、田间管理等。
|
4.淡水名优品种养殖关键技术
|
良种介绍、亲本选择、饲养管理、催产育苗等
|
5.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
|
农机介绍、育秧及管理、机插技术要点等。
|
6.农民技术问题咨询
|
|
3.2010年5月培训主题:油茶、绿竹、笋竹两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农时农事:早稻浅水促蘖、烤田控蘖、施花肥促发育增穗粒数,中稻移栽,晚稻开始播种育秧,早甘薯扦插的集中期,空心菜、木耳菜等喜温叶类菜播种,反季节蔬菜(茄科、十字花科)播种、定植防涝,烤烟打顶抹杈、清除田间杂草、防涝,枇杷采收、采后施肥,荔枝施“稳果肥”保果壮果,加强稻田、菜地和海水养殖动物的病害检查防治。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林业厅、农业厅
课程设置
|
培训内容
|
1.水稻田管技术要点
|
中、晚稻品种,水、肥、病、虫管理技术要点。
|
2.绿竹丰产栽培技术
|
绿竹造林、扒土培笋、水肥管理、竹林结构调整、采笋留竹技术、竹笋产期调整等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
3.笋竹两用林丰产栽培技术
|
施肥、病虫防治、间竹、采伐等。
|
4.农民技术问题咨询
|
|
4.2010年6月培训主题:果蔬采收贮运、食用菌栽培、微生物发酵床和沼气技术
农时农事:早稻孕穗开花、穗肥促大穗、增粒数,中稻薄水促分蘖、合理施用分蘖肥、分蘖末期烤田,晚稻播种、出苗,早甘薯、春大豆、春花生等生长发育田间管理,晚甘薯扦插,喜温叶类菜如空心菜、小白菜等及部分十字花科蔬菜播种,烤烟成熟采收,杨梅、早熟荔枝成熟采收,龙眼疏果、整芽、施壮果肥,柑桔控制夏梢、施肥促进果实膨大,高温高湿易发生病虫害;食用菌反季节栽培。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农业厅
课程设置
|
培训内容
|
1.新鲜水果蔬菜的采收与保鲜
|
采收、分级、保鲜、贮藏、运输等技术要点。
|
2.食用菌反季节栽培技术要点
|
菌袋制作、灭菌、品种选择、接种、病虫管理技术要点。
|
3.微生物发酵床和沼气技术
|
畜禽微生物发酵床和沼气管理技术。
|
4.农民技术问题咨询
|
|
5.2010年7月培训主题:作物肥水管理、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实用技术
农时农事:盛夏期间,作物处于生理代谢高峰期,施肥、灌溉等田间管理是关键,开展测土配方施田,有利于减少投入,降低化肥、重金属污染源;早稻灌浆成熟、防“高温逼熟”(水分管理),中稻幼穗分化、施促花肥、病虫害检查防治,晚稻秧苗防止高温烧苗(水分管理),早稻收晒入仓,本田复水犁耙,晚稻移栽,甘薯施肥防涝促膨大,“稻头薯”扦插,秋大豆和秋花生播种,南部的春花生成熟采收,蔬菜将进入“秋淡”季节,高山反季节蔬菜(十字花科和茄科类)灌溉、施肥和病虫防治,平原蔬菜采用遮阳网、灌溉减少高温危害,耐热蔬菜如落葵和空心菜等播种;竹林病虫害防治;龙眼果实发育、夏梢控制、果园增墒、施肥和病虫防治,荔枝采收、采后施肥增树势和促发秋梢,香蕉施肥,柑桔抹芽、施肥促进果实膨大、培养来年结果母枝。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农业厅、农办、海洋与渔业厅
课程设置
|
培训内容
|
1.测土配方施肥
|
作物农药化肥、重金属污染,测土施肥。
|
2.菌草栽培食(药)用菌实用技术
|
菌草栽培、管理、加工技术,代料栽培香菇、灵芝等食(药)用菌技术
|
3.水产养殖疫病防治要点
|
鳗鱼、大黄鱼、罗非鱼等主要病害白点病、烂鳃病、体表溃痒、肠炎、小瓜虫病等防治。
|
4.农民技术问题咨询
|
|
6.2010年8月培训主题:中药材栽培管理、家禽疾病防治、柚子防裂果
农时农事:7~9月为仙草、太子参等收获季节,草珊瑚、葛根、泽泻等药用含量生长与积累期,中药材经济价值高,对栽培、管理、加工要求严格;我省家禽质量卫生安全问题突出,疫病一直困扰禽业发展,8月份是传染病多发季节,此外抗生素、重金属等农残超标经常发生;早稻、春花生收完后扦插晚甘薯,甘薯象甲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晚稻进入分蘖期、施分蘖肥、烤田,中稻抽穗开花、管水(薄水抽穗)、追施粒肥,蔬菜“秋淡”季节,十字花科早熟蔬菜播种、田管,晚甘薯扦插、肥水管理;柚子生长旺期,预防秋旱后多水引起的柚类裂果;龙眼采收、施速效肥促抽秋梢,荔枝施肥促发秋梢。作物和果园田间灌溉、减轻高温干旱影响,果园防干旱防台风、施肥以及病虫防治等。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农业厅
课程设置
|
培训内容
|
1.中药材GAP技术要点
|
草珊瑚、仙草、泽泻、葛根等GAP规范、配套栽培、采收、初级加工技术。
|
2.家禽健康养殖要点
|
家禽健康养殖、疾病防治、防疫。
|
3.柚子管理技术要点
|
肥水管理、病虫害管理、裂果防治。
|
4.农民技术问题咨询
|
|
7.2010年9月培训主题:茶树虫害防治、草本花卉种植管理、无患子种植管理
农时农事:秋季,茶树茶毛虫、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危害比较严重;气温的逐渐转凉,大部分花卉生长旺盛,是草本花卉秋播季节,加强花卉田间管理;晚稻孕穗开花,中稻灌浆成熟收割,反季节蔬菜临近尾声,蔬菜供应处于“秋淡”季节,甘薯开始膨大,龙眼采收,荔枝促梢培育母技,枇杷施花前肥,柑桔根外施肥促果实膨大,柚子果实膨大,毛竹施孕笋肥;茶树虫害防治;油茶培育。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农业厅、林业厅
课程设置
|
培训内容
|
1.秋季茶树管理要点
|
肥水管理,茶蚕、茶尺蠖、油桐尺蠖、茶小卷叶蛾、扁刺蛾等害虫生物防治,叶蝉类、尺蠖类、茶蚕、茶毛虫等害虫等物理诱杀。
|
2.花卉田间管理要点
|
肥、水、病、虫管理技术要点。
|
3.无患子种植管理技术
|
种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
4.农民技术问题咨询
|
|
8.2010年10月培训主题:冬季蔬菜栽培、马铃薯冬种、水产越冬准备
农时农事:冬种陆续开始,蔬菜、马铃薯等是福建冬闲田主要作物。近几年福建马铃薯发展快,效益好,但种薯、栽培技术问题突出。我省蔬菜除自给外,还销住省外、国外,但蔬菜采后贮运损耗大,达16.2%。防止鱼虾等水产疾病发生。双季晚稻抽穗开花,晚稻成熟收割,耐寒或半耐寒类蔬菜(大白菜、花菜、菠菜、茼蒿等)播种,冬春棚菜育苗,香蕉套袋,甘薯处于块根膨大期,草莓移栽,秋黄瓜、秋茄子、秋豇豆、空心菜、小白菜、香菇菜等收获,芦柑、雪柑和中晚熟温州蜜柑采收。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
9.2010年11月培训主题:秋收冬种、食用菌、果园管理
农时特点:秋收冬种季节,晚稻、秋大豆、秋花生、甘薯等成熟收获,大白菜、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正生长发育,马铃薯和耐寒及半耐寒类蔬菜(菠菜、莴苣、豌豆)等陆续播种,拷烟播种育苗,食用菌(双孢蘑菇、姬松茸、草菇和平菇类等)冬季栽培,柑桔成熟采收、施采果肥,龙眼、荔枝深耕断根、抹冬梢、促花芽分化,枇杷盛花、疏花穗,油茶始花、施越冬肥。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农业厅
10.2010年12月份培训主题:菜园管理、林木种植、农业经营管理
农时农事:蔬菜供应“秋淡期”结束,耐寒蔬菜是大田主要作物,马铃薯、油菜、耐寒类蔬菜等冬种作物播种季节,田间管理主要做好防霜冻、灌溉、施肥和病虫防治工作。果树和茶树等进入冬眠期,可进行果树修剪,做好果园清园工作,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减少病源。毛竹施发笋肥。油茶盛花。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农办、农业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
课程设置
|
培训内容
|
1.杉木高效栽培技术
|
良种介绍、栽培技术、应用要点。
|
2.海水养殖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
|
良种介绍、亲本选择、饲养管理、催产、孵化、育苗等。
|
3.农业经营管理
|
农业合作组织结构设计,功能定位,管理技巧。
|
4.农村“六大员”
|
农村“六大员”职责、工作任务和今后发展方向。
|
5.农民技术问题咨询
|
|
11.2011年1月培训主题:生态环保畜禽饲养、生态茶园
农时特点:每年元月为我省最冷月份,做好农田作物(蔬菜、果树等)的田间管理是当月的主要农事;耐寒叶类菜如菠菜、莴苣等和十字花科蔬菜如大白菜、包菜、花菜等的田间管理,烤烟处于苗期,做好茶树修剪,茶园清园,枇杷、香蕉用套袋等方法进行防寒防冻,龙眼培土、控冬梢,荔枝花穗抽生分化,枇杷幼果发育。畜禽易患疾病(如禽流感,气喘病、腹泻等),适合开展畜禽季节性疾病防治。家畜家禽催肥及疾病防治。生态环保饲养家畜家禽。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农业厅
课程设置
|
培训内容
|
1.家禽生产技术要点
|
家禽育雏、饲养、免疫等技术。
|
2.生态环保养猪模式
|
生态环保养猪的主要模式及技术要点。
|
3.生态茶园建设
|
主要模式、物种选择、肥水及病虫害管理技术要点等。
|
4.农民技术问题咨询
|
|
12.2011年2月培训主题:水稻播种、果园管理、动物疫病防控
农时农事:二月份气温开始回升,春播工作将从南到北逐步展开,枇杷幼果膨大,柑桔幼芽开始萌动,龙眼花芽分化、修剪整形,荔枝花序分化。耐寒和半耐寒类蔬菜(如菠菜、四季豆、小白菜、芋葫等)播种,蔬菜施肥、病虫害(软腐病、霜霉病等)检查防治,烤烟缓苗、伸根,下旬闽南地区早稻开始播种,春大豆播种,枇杷疏果、施壮果促梢肥,龙眼幼龄树修剪整形,荔枝花穗抽生、控穗和防治病虫,果树幼苗定植,作物和果树等防寒防冻,竹子施长笋肥。同时,春季是重大动物疫病高发季节,做好畜禽防疫工作。
本期培训责任单位:省农业厅
课程设置
|
培训内容
|
1.早春茶园管理及加工技术要点
|
春茶加工及采后茶园管理技术。
|
2.甘薯种植技术要点
|
品种选择、栽培要点、基肥施用、病虫防治要点。
|
3.农民技术问题咨询
|
|
(二)培训时间和方式
1.培训时间。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时间为每月10日9:00~11:00,分为二个小节,第一小节时长60分钟,由授课教师借助含有图片、动画、视频等的多媒体课件,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第二小节时长60分钟,由专家现场解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问题。
2.培训方式。远程培训设为省、市、县、乡、村五级会场。室内培训的主会场设在省农科院远程教室,场地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的主会场设在具有网络覆盖的田间地头或操作现场,通过省农科院网络视频培训系统,转接到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再向全省传播。分会场通过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收看。市、县有关部门人员在本级分会场参加培训,乡镇分管领导和涉农站所的农技推广人员及需要与专家互动问答的农户在乡镇分会场参加培训,已开通有线电视的村农户可在家里通过收看福建公共频道节目参加培训,未通有线电视的村要指定一名村干部及时组织村级农技员和农户到村委会参加培训。如果不能及时参加现场直播培训的农民,还可以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点播回看培训内容。
3.互动交流。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网站(http://www.faas.cn)和省科技特派员网站(http://www.fjktp.cn)开辟培训辅助专栏,设有网络留言版和电子邮件信箱,作为远程培训的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和农村实用技术服务平台,用于课堂实时提问、传送图片和视频、分发课件及培训视频等;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远程视频服务系统为依托设立农村实用技术视频服务中心、手机短信交流平台,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接收处理各类咨询信息。农民群众在参加培训时需要专家解答的问题或在点播回看后以及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培训辅助网站、网络视频、电子邮件、短信等渠道与专家联系,实现远程互动咨询。
(三)区域培训
各地要根据当地主导和特色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农时农事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积极开展区域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鼓励采取基层与院校结合的方式,加强基层培训师资力量,组织专家到农村基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更多的农民群众参加培训。
四、保障措施
(一)部门协作,明确分工。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服务千家万户农民,工作涉及面广,需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省委组织部负责应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并按月做好培训情况的统计工作。省农办承担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协助各级政府做好参训农民的落实工作;开展远程培训工作组织奖的评选工作。省财政厅负责培训资金的筹集落实和使用监管。省经济信息中心负责组织省、市、县、乡各级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依托单位,在开展远程培训期间,做好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的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等。省农科院承担专家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组织专家做好授课工作;向省政府办公厅提交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的使用申请,并做好与省经济信息中心衔接工作;负责远程培训授课端、咨询互动等其它工作。省农业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负责提出本部门在各个农时农事季节农民远程培训的重点内容,并作为当期培训责任单位协助做好组织发动农民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参加培训的工作;负责本部门专家小组成员的推荐,对本部门参加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作的专家学者给予必要的支持。省广电局负责保障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从县到乡、村的网络畅通。福建农林大学协助组织专家做好授课工作。省广播影视集团负责卫星信号源的采集和上行,并负责现场讲课的录像,制作成节目在涉农电视节目中播出,同时提交给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展远程培训宣传报道等工作。各市、县(区)政府负责做好本辖区内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依托单位的协调工作;做好农民参加远程培训的组织发动工作,积极组织农民参加远程培训,并按月统计农民参加远程培训的情况,反馈农民的培训需求;做好远程培训的宣传报道工作。
(二)精心组织,宣传发动。切实加强远程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农民积极参与培训的良好氛围。市、县两级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宣传发动,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县、乡、村三级在每个月的5~9日就要积极开展培训的宣传预告,充分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宣传栏等媒介,把当月远程培训的课程安排和培训内容告知农民群众,做到家喻户晓,尽量让有需求的农民都能来参加培训。
(三)科学评估,表彰奖励。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专家小组负责每月培训课程内容及课件教案的审核,确保授课质量;制定远程培训工作的评估标准,对每月的专家授课和咨询情况组织评估检查。建立远程培训月报制度,每月15日前向省协调小组办公室报送统计情况。各市协调小组办公室要按月统计汇总培训情况,对每月的培训成效进行小结,及时收集农民对培训的需求;省委组织部远程教育中心办公室负责统计农民参加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培训的情况。各地要积极挖掘培训典型,每月报送2篇报道材料,并在当地主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省协调小组制定评比表彰奖励办法,在年终开展优秀教材、优秀课件、优秀专家、优秀组织单位的评选活动。
扫一扫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