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东山珊瑚省级
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批复
闽政文〔2015〕289号
漳州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方案的请示》(漳政〔2015〕35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同意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该自然保护区调整后总面积368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500公顷、缓冲区面积1075公顷、实验区面积1105公顷。该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东南端的东山湾口和东山岛南岸近海,保护区调整后的范围在东经117°25′49.2″-117°31′59.4″、北纬23°34′9.0″-23°43′51.6″之间。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造礁石珊瑚群落为主的珊瑚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珊瑚及其栖息地。具体面积、范围及功能区划详见附件。
二、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快按照调整后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区划组织开展勘界立标工作,落实海洋权属及管护协议,标明区界,并向社会公告。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规定,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监督,健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逐步增加投入,完善自然保护区配套设施,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要妥善处理好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的关系,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开展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按规定建设设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依法履行审批手续,并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
三、漳州市人民政府要牵头组织古雷经济开发区、东山县及云霄县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继续加强对调出的原东门屿片区海域保护;完善生态补偿方案,深化对调整后的自然保护区所在海域水产养殖业综合整治,加大调入区域珊瑚增殖试验研究投入;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对调整后的自然保护区所在海域及周边海域环境风险和污染事故的管控;适时组织开展对自然保护区调整的后评估工作,确保东山珊瑚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
四、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整后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区划,由省环保厅、海洋渔业厅分别向环保部、国家海洋局备案。
附件:1.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范围(调整后)
2.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调整后)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5年8月6日
附件1
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和范围
(调整后)
福建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68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500公顷、缓冲区面积1075公顷、实验区面积1105公顷。该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东南端的东山湾口和东山岛南岸近海,保护区调整后的范围在东经117°25′49.2″-117°31′59.4″、北纬23°34′9.0″-23°43′51.6″之间,行政区域涉及铜陵镇的铜兴村,康美镇的铜砵村、马銮村、东沈村,西埔镇的冬古村,陈城镇的澳角村等6个行政村。该自然保护区由3块独立的片区组成,分别为:澳角片区、鸡心屿片区和头屿片区。
一、澳角片区外围四至边界
澳角片区总面积1285公顷,包括核心区78公顷、缓冲区102公顷、实验区1105公顷。
(一)核心区外围四至边界
核心区位于澳角东北附近水域,是由C11(117°25′56.4″,23°35′51.0″)、C12(117°25′54.6″,23°36′00.0″)、C13(117°26′13.8″,23°36′08.4″)、C14(117°26′35.4″,23°35′47.4″)、C15(117°26′31.2″,23°35′34.8″)共5个边界点围成的封闭区域,其中C11-C12-C13-C14-C15为直线相连,C15~C11连线为沿海岸线边界。
(二)缓冲区外围四至边界
澳角缓冲区位于澳角核心区外围海域,是由B11(117°25′55.2″,23°35′51.6″)、B12(117°25′49.2″,23°36′01.2″)、B13(117°26′34.8″,23°36′22.8″)、B14(117°26′57.0″,23°36′00.0″)、B15(117°26′24.0″,23°35′15.6″)共5个边界点围成的中空封闭区域,中空部分为澳角核心区。其中B11~B15之间连线为沿海岸线边界,其余4边B11~B12、B12~B13、B13~B14、B14~B15由边界点直线相连。
(三)实验区外围四至边界
澳角实验区位于澳角东面、南面附近水域,即澳角东面紧邻澳角缓冲区部分往南包括狮屿、象屿等,是由A11(117°27′34.2″,23°36′51.0″)、A12(117°28′42.6″,23°35′57.0″)、A13(117°27′19.8″,23°34′09.0″)、A14(117°26′12.6″,23°35′01.2″)、B15、B14、B13共7个边界点依次相连而成,其中A11-A12-A13-A14为直线相连,最后A14~B11之间沿海岸线边界围成的封闭区域。
二、鸡心屿片区外围四至边界
鸡心屿片区总面积612公顷,包括核心区359公顷、缓冲区253公顷,无实验区。
(一)核心区外围四至边界
鸡心屿核心区位于金銮湾(后港)南部海域,包括圆锥角-牛仔礁-鸡心屿等,是由C31(117°30′12.6″,23°39′13.2″)、C32(117°29′33.0″,23°39′13.2″)、C33(117°29′17.4″,23°39′28.2″)、C34(117°28′47.4″,23°40′06.0″)、C35(117°28′46.8″,23°40′18.0″)和C36(117°30′12.6″,23°40′18.0″)共6个边界点围成的封闭区域。其中C33~C34为沿海岸线边界,其余边由边界点直线相连。
(二)缓冲区外围四至边界
鸡心屿缓冲区位于鸡心屿核心区外围海域,是由B43(117°28′40.8″,23°40′27.0″)、B44(117°28′40.8″,23°40′12.0″)、B45(117°30′31.2″,23°40′27.0″)、B41(117°30′31.2″,23°39′05.4″)、B42(117°29′22.2″,23°39′05.4″)和核心区边界点C33、C32、C31、C36、C35、C34共11个边界点依次直线相连围成的封闭区域。
三、头屿片区外围四至边界
头屿片区总面积1783公顷,包括核心区1063公顷、缓冲区720公顷,无实验区。
(一)核心区外围四至边界
头屿核心区位于马銮湾和金銮湾(前港、后港)及附近海域,包括南屿-不流屿-头屿-赤屿-牛仔礁-鸡心屿等岛礁,是由C20(117°31′36.6″,23°41′42.0″)、C21(117°29′14.4″,23°41′42.0″)、C22(117°28′57.6″,23°42′04.8″)、C23(117°29′02.4″,23°42′28.8″)、C24(117°29′09.6″,23°42′32.4″)、C25(117°29′31.2″,23°42′55.2″)、C26(117°30′31.2″,23°42′55.2″)、C27(117°30′55.8″,23°42′55.8″)、C28(117°31′13.2″,23°43′20.4″)、C29(117°31′07.8″,23°43′39.6″)和C30(117°31′37.2″,23°43′39.6″)共11个边界点围成的封闭区域。其中C23~C24、C26~C27、C28~C29为沿海岸线边界,其余边由边界点直线相连。
(二)缓冲区外围四至边界
头屿缓冲区内侧区位于头屿核心区靠马銮湾内侧海域,是由B21(117°29′11.4″,23°42′51.6″)、B22(117°29′27.6″,23°43′06.6″)和核心区边界点C24、C25、C26共5个边界点围成的封闭区域。相邻边由边界点直线相连。头屿缓冲区外侧区位于头屿核心区外围海域,是由B35(117°31′28.2″,23°43′51.6″)、B36(117°31′59.4″,23°43′51.6″)、B31(117°31′59.4″,23°41′21.6″)、B32(117°29′00.6″,23°41′21.6″)、B33(117°28′43.2″,23°41′38.4″)、B34(117°28′48.6″,23°42′17.4″)和核心区边界点C23、C22、C21、C20、C30、C29共12个边界点依次直线相连围成的封闭区域。
附件2 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调整后)
扫一扫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