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福建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福建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
2012年2月21日
2011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十二五”开局良好。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10.6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9167.54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6632.06亿元,增长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6972元,比上年增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1%。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4.7%,上半年上涨5.3%,前三季度上涨5.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5.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0%。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8%。福州、厦门、泉州三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同比涨幅趋缓。
指 标
|
全省(%)
|
|
|
城市(%)
|
农村(%)
|
||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
5.3
|
5.2
|
5.3
|
食品
|
11.2
|
11.3
|
11.0
|
其中:粮食
|
16.2
|
16.4
|
15.9
|
肉禽及其制品
|
20.3
|
18.9
|
23.8
|
油脂
|
13.4
|
13.4
|
13.4
|
鲜蛋
|
13.8
|
13.5
|
14.6
|
鲜菜
|
-6.5
|
-3.7
|
-14.6
|
鲜瓜果
|
16.3
|
15.7
|
18.7
|
烟酒及用品
|
2.8
|
2.5
|
3.5
|
衣着
|
1.7
|
2.1
|
0.4
|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
1.7
|
1.9
|
1.0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3.8
|
3.5
|
4.5
|
交通和通信
|
0.9
|
0.7
|
1.6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0.4
|
0.0
|
-1.3
|
居住
|
5.6
|
5.3
|
6.3
|
年末全省从业人员22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67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84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62.25万人,全年有13.16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9%,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财政总收入2596.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501.16亿元,增长30.4%;财政支出2196.61亿元,增长29.6%。全省国税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1676.89亿元,增长20.4%;全省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1574.58亿元,增长37.9%。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732.65亿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种植面积1840.18万亩,比上年减少8.27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268.01万亩,减少14.23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01.81万亩,增加4.5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68.81万亩,增加1.32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019.03万亩,增加18.48万亩。全年粮食产量672.80万吨,比上年增加10.91万吨,增产1.6%,其中稻谷514.15万吨,增加6.21万吨,增产1.2%。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672.80
|
1.6
|
春收
|
33.86
|
6.9
|
夏收
|
144.67
|
2.8
|
秋收
|
494.27
|
1.0
|
油料
|
27.46
|
3.1
|
其中:花生
|
25.70
|
2.7
|
油菜籽
|
1.59
|
9.5
|
糖料
|
55.97
|
-9.1
|
甘蔗
|
55.97
|
-9.1
|
烤烟
|
14.22
|
14.2
|
茶叶
|
29.60
|
8.6
|
水果
|
687.81
|
7.0
|
蔬菜
|
1541.42
|
3.6
|
食用菌
|
81.98
|
7.5
|
肉蛋奶总产量223.96万吨,比上年增长0.8%。肉类总产量182.95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猪肉与上年持平,牛、羊、禽肉分别增长4.4%、4.1%和9.8%。奶产量15.79万吨,增长0.4%。
水产品产量603.78万吨,增长2.8%。其中,淡水产品产量77.58万吨,增长4.6%;海洋捕捞210.05万吨,增长0.3%;海水养殖316.15万吨,增长4.0%。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3.6万亩。
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18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044.54亿元,增长13.7%,带动农户303.91万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增加值777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52.39亿元,增长17.5%。工业产品销售率97.56%,比上年下降0.28个百分点。
指 标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工业增加值
|
7552.39
|
17.5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984.16
|
12.2
|
其中:国有企业
|
361.63
|
14.6
|
集体企业
|
92.42
|
12.9
|
股份制企业
|
3247.99
|
20.7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3527.55
|
15.3
|
其中:私营企业
|
2184.66
|
21.9
|
轻工业
|
3543.65
|
16.6
|
重工业
|
4008.74
|
18.2
|
规模以上工业的37个行业大类中有34个增加值增速在两位数。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2.0%,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增长16.4%,纺织业增长18.2%,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7.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7.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5.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7.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5.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中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715.22亿元,增长17.3%。其中,机械装备业实现增加值1206.35亿元,增长16.4%;电子信息业实现增加值625.96亿元,增长22.6%;石油化工业实现增加值882.91亿元,增长14.3%。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73.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纱
|
万吨
|
218.90
|
19.1
|
布
|
亿米
|
36.06
|
22.5
|
化学纤维
|
万吨
|
223.98
|
12.9
|
成品糖
|
万吨
|
10.02
|
168.9
|
卷烟
|
亿支
|
884.29
|
4.8
|
新闻纸
|
万吨
|
17.52
|
9.9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1115.32
|
23.5
|
原煤
|
万吨
|
2480.86
|
4.4
|
发电量
|
亿千瓦时
|
1578.90
|
16.4
|
粗钢
|
万吨
|
1166.89
|
7.6
|
钢材
|
万吨
|
1560.28
|
15.8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22.36
|
66.0
|
其中:铜
|
万吨
|
0.19
|
-73.7
|
铝
|
万吨
|
14.66
|
37.7
|
水泥
|
万吨
|
6570.86
|
17.8
|
硫酸
|
万吨
|
64.40
|
8.8
|
纯碱
|
万吨
|
10.00
|
-43.8
|
烧碱
|
万吨
|
21.04
|
4.6
|
化肥(折100%)
|
万吨
|
52.14
|
-7.6
|
发电设备
|
万千瓦
|
130.05
|
13.3
|
汽车
|
万辆
|
19.08
|
-2.0
|
其中:轿车
|
万辆
|
9.85
|
-7.8
|
集成电路
|
亿块
|
0.10
|
-9.6
|
移动电话机
|
万台
|
1658.82
|
56.0
|
微型电子计算机
|
万台
|
898.56
|
21.7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78.85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644.45亿元,增长43.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784.52亿元,增长16.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392.05亿元,增长51.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67.27亿元,下降2.5%。
全年全部工业产品(采掘业和制造业)销售收入中,销往省内比重为37.0%,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销往省外的比重为35.9%,上升2.2个百分点;销往境外的比重为27.1%,下降2.6个百分点。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9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全省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96.45亿元,增长25.9%;实现利润109.98亿元,增长25.9%;税金总额130.31亿元,增长25.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1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城镇投资9374.83亿元,增长26.7%,农村投资744.64亿元,增长32.1%。
指 标
|
投资额(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10119.47
|
27.1
|
按地域分
|
|
|
城镇
|
9374.83
|
26.7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
3726.60
|
15.2
|
农村
|
744.64
|
32.1
|
按产业分
|
|
|
第一产业
|
175.70
|
39.6
|
第二产业
|
3743.82
|
35.4
|
其中:工业
|
3713.56
|
35.3
|
第三产业
|
6199.95
|
22.3
|
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3.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5.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5.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1.7%。
行 业
|
投资额
(亿元)
|
比上年
增长(%)
|
总计
|
9374.83
|
26.7
|
农、林、牧、渔业
|
90.51
|
43.0
|
采矿业
|
79.33
|
27.3
|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8.87
|
53.1
|
制造业
|
2840.98
|
42.7
|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
138.30
|
50.4
|
食品制造业
|
68.76
|
11.9
|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
111.18
|
-34.0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56.12
|
62.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88.08
|
63.3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08.39
|
68.0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75.07
|
-8.5
|
金属制品业
|
105.64
|
66.9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02.50
|
40.2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95.04
|
89.7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32.85
|
32.2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52.45
|
73.0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56.68
|
53.7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521.45
|
7.5
|
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449.86
|
5.8
|
建筑业
|
24.21
|
50.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344.35
|
5.5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42.12
|
2.8
|
批发和零售业
|
158.56
|
13.0
|
住宿和餐饮业
|
137.35
|
45.2
|
金融业
|
23.01
|
21.4
|
房地产业
|
2670.71
|
29.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83.37
|
-9.9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35.36
|
120.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752.31
|
20.4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3.83
|
38.7
|
教育
|
124.62
|
29.2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54.80
|
20.4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20.51
|
73.9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57.44
|
70.0
|
房地产开发投资2402.61亿元,比上年增长32.1%。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1591.56亿元,增长63.2%;办公楼投资100.19亿元,增长101.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64.51亿元,增长62.9%;其他投资446.35亿元,下降29.3%。商品房销售面积2696.16万平方米,增长4.7%。商品房销售额2070.94亿元,增长28.5%。在建(含配建)廉租住房244.8万平方米,年底前竣工70.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施工面积332.12万平方米。
指 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投资完成额
|
亿元
|
2402.61
|
32.1
|
其中:住宅
|
亿元
|
1591.56
|
63.2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9212.77
|
35.4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13719.68
|
29.8
|
房屋新开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7033.35
|
50.3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4828.29
|
42.0
|
房屋竣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2614.88
|
16.6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1993.32
|
16.2
|
房屋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2696.16
|
4.7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2207.49
|
3.2
|
本年资金来源
|
亿元
|
3326.51
|
26.4
|
其中:国内贷款
|
亿元
|
399.36
|
-7.7
|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
|
亿元
|
431.06
|
3.1
|
本年购置土地面积
|
万平方米
|
1288.38
|
-16.4
|
土地购置费
|
亿元
|
793.95
|
3.8
|
367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8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6%。全年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190个项目,新开工173个项目。福泉高速公路扩建、厦漳高速公路扩建、泉三高速公路南安至惠安支线、福银高速公路福州南连接线、福州长乐机场停机坪改扩建项目、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4#、5#泊位、晋江陆地港、平潭澳前客滚码头、福建LNG站线项目一期工程新增3、4号储罐项目、永安和漳平火电厂改扩建工程、鞍钢冷轧钢板(莆田)项目、福橡合成橡胶项目、龙岩龙工挖掘机生产项目、省档案馆新馆、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龙岩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一期、三明第七届省农运会体育场馆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宁德、福清核电、龙厦、厦深、向莆铁路、宁德至武夷山、厦蓉线厦门海沧至漳州天宝高速公路、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漳州古雷石化、中化泉州1200万吨/年炼油等项目建设加快;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防洪工程邵武段、霞浦县三沙中心渔港、厦门至沙县高速公路三明尤溪段、泉三高速公路南安至安溪连接线、漳州至永安高速公路联络线三明段、国投湄洲湾煤炭码头一期工程、厦门港招银港区10#泊位、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福州~福鼎段、福汽汽车工程研究院一期、福建地矿勘探和地灾防治中心、厦门科华恒盛生产研发基地、福建对台(慈航)文化交流基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一期、福建省立医院金山院区一期、中国举重福建马江基地二期项目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8.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59.12亿元,增长18.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09.65亿元,增长13.7%。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5428.47亿元,增长18.4%;餐饮收入额740.30亿元,增长16.6%。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家具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3.0%,金银珠宝类增长44.4%,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0.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3.4%,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32.0%,通讯器材类增长26.7%,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24.3%,汽车类增长19.8%,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6.5%。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1435.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出口928.42亿美元,增长29.9%;进口507.21亿美元,增长36.0%。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421.21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9.16亿美元。
指 标
|
绝对数(亿美元)
|
比上年增长(%)
|
进出口总额
|
1435.63
|
32.0
|
出口额
|
928.42
|
29.9
|
其中:一般贸易
|
632.47
|
44.3
|
加工贸易
|
251.98
|
6.8
|
其中:机电产品
|
341.83
|
16.3
|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
137.35
|
4.3
|
进口额
|
507.21
|
36.0
|
其中:一般贸易
|
302.20
|
57.0
|
加工贸易
|
155.60
|
8.1
|
其中:机电产品
|
190.89
|
8.2
|
其中:高新技术产品
|
126.78
|
2.0
|
国 家
和地区
|
出口额
(亿美元)
|
比上年
增长(%)
|
进口额
(亿美元)
|
比上年
增长(%)
|
美国
|
181.03
|
21.8
|
46.09
|
23.4
|
欧盟
|
187.81
|
28.7
|
53.62
|
49.0
|
东盟
|
116.21
|
39.9
|
67.02
|
36.9
|
日本
|
65.63
|
21.3
|
34.70
|
-4.5
|
香港地区
|
61.81
|
35.6
|
3.64
|
124.6
|
台湾地区
|
30.05
|
35.9
|
86.10
|
5.3
|
韩国
|
25.82
|
26.0
|
36.87
|
6.5
|
俄罗斯联邦
|
13.33
|
36.8
|
3.80
|
4.0
|

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039个,比上年减少8.8%。按历史可比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135.78亿美元,增长12.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0.44亿美元,增长7.1%。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92.19亿美元,增长25.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2.01亿美元,增长6.9%。
行业
|
合同项目(个)
|
合同金额
(万美元)
|
实际利用金额(万美元)
|
总计
|
1039
|
921880
|
620111
|
农、林、牧、渔业
|
69
|
41513
|
14153
|
采矿业
|
2
|
11677
|
1699
|
制造业
|
371
|
528743
|
391243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
|
1626
|
4153
|
建筑业
|
7
|
2571
|
881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2
|
16260
|
15319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36
|
28223
|
7850
|
批发和零售业
|
329
|
82485
|
43986
|
住宿和餐饮业
|
16
|
3715
|
7415
|
金融业
|
7
|
9500
|
2235
|
房地产业
|
29
|
121221
|
81908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74
|
31180
|
23525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46
|
15031
|
5099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8
|
11759
|
5579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8
|
271
|
1739
|
教育
|
1
|
12
|
0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
560
|
605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3
|
15533
|
2722
|
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和境外分支机构200家,比上年下降3.4%;新批中方协议投资额9.54亿美元,增长17.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04亿美元,增长1.1倍;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3.13亿美元,增长34.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76.3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公路累计通车里程92322公里,比上年增长1.4%。其中海西网高速公路2705公里,增长12.5%。
指 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货运量
|
万吨
|
75271.95
|
13.8
|
铁路
|
万吨
|
3825.65
|
1.6
|
公路
|
万吨
|
52558.10
|
15.3
|
水运
|
万吨
|
18871.50
|
12.3
|
民航
|
万吨
|
16.65
|
5.3
|
货物周转量
|
亿吨公里
|
3404.11
|
14.1
|
铁路
|
亿吨公里
|
187.93
|
2.0
|
公路
|
亿吨公里
|
659.52
|
14.0
|
水运
|
亿吨公里
|
2554.34
|
15.1
|
民航
|
亿吨公里
|
2.33
|
10.0
|
指 标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旅客发送量
|
万人
|
81081.91
|
5.1
|
铁路
|
万人
|
4695.47
|
29.0
|
公路
|
万人
|
73259.25
|
3.6
|
水运
|
万人
|
1595.51
|
10.5
|
民航
|
万人
|
1531.65
|
12.9
|
旅客周转量
|
亿人公里
|
723.83
|
11.6
|
铁路
|
亿人公里
|
172.30
|
25.1
|
公路
|
亿人公里
|
360.15
|
3.9
|
水运
|
亿人公里
|
2.41
|
12.3
|
民航
|
亿人公里
|
188.97
|
16.5
|
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42.2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1.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91.57万辆,增长24.3%。民用轿车保有量134.64万辆,增长23.9%,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118.01万辆,增长25.5%。
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77亿吨,比上年增长14.0%。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52亿吨,增长18.6%。集装箱吞吐量970.05万标箱,增长11.9%。
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邮政业业务总量59.31亿元,增长24.3%;电信业务总量454.19亿元,增长16.8%。全省邮政业业务总收入57.74亿元,增长17.4%。全省电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84亿元,增长9.6%。年末全省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568万户,本年新增500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015万户,减少3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553万户,新增531万户,其中:3G电话用户449万户,新增299万户。全省互联网用户为2872万户,新增485万户。全省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1748万门,减少3.3%;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7180万户,增长14.3%。移动短消息中心容量1.77亿条/秒,增长20%。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907万个,增长21%。移动电话基站数达到7.8万个,新增1.8万个,其中:3G电话基站数2.6万个,新增0.8万个。光缆线路长度达到48.5万公里,新增9.2万公里。长途业务电路为163万个2M,新增17万个2M。年末全省电话普及率达124.97%,上升11.29个百分点;互联网普及率达78.6%,上升9.95个百分点。全年共发送短消息358亿条,增长16.6%。
入境旅游、商务、探亲等人数427.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外国人140.02万人次,增长21.5%;台湾同胞185.07万人次,增长17.9%;港澳同胞102.33万人次,增长6.7%。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人数370.74万人次,增长17.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6.34亿美元,增长22.0%。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3595.01万人次,增长19.1%;国内旅游收入1361.66亿元,增长20.0%。旅游总收入1597.78亿元,增长19.5%。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1571.6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0%;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982.82亿元,增长19.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10.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2%。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991.35亿元,增长15.1%。
指 标
|
年末数(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余额
|
21571.60
|
15.0
|
其中:人民币存款
|
21055.49
|
15.0
|
其中:单位存款
|
10447.07
|
14.9
|
个人存款
|
9137.03
|
12.5
|
各项贷款余额
|
18982.82
|
19.3
|
其中:人民币贷款
|
18165.19
|
19.3
|
其中:短期贷款
|
7836.03
|
18.8
|
中长期贷款
|
9906.51
|
18.3
|

证券市场发行A股9家,募集资金88亿元。年末境内上市公司A股数量达到80家,比上年增加9家,市价总值5313.84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8.4%;上市公司B股数量为1家,市价总值11.68亿元,比上年末下降54.2%。
内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43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242.16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39.19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51.0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3.90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35.77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5.25亿元;财产险赔款72.88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招生1.16万人,在学全日制研究生3.39万人,毕业生0.8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0.84万人,在校生67.48万人,毕业生17.37万人。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1.6%。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校)招生25.17万人,在校生57.31万人,毕业生16.20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3.87万人,在校生10.37万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24.06万人,在校生70.95万人,毕业生22.63万人。全省初中招生36.34万人,在校生115.73万人,毕业生46.35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4.79万人,在校生246.08万人,毕业生37.20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8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1.92万人。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预计210亿元,增长22.9%,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2%,比重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全省新启动10个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新增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全省7项科研成果通过了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其中,主持完成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参与完成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省推荐申报201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项目527项。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报国家备案的有35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将超过1400家。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共297家;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共27家;新认定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6家,共35家;新认定国家“2011年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新增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2家、知识产权试点中小学30家、知识产权强县4个,共有国家、省、市三级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893家。全省5项专利获得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其中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获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全省专利申请32325件,专利授权21857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7.0%和21.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896件,发明专利授权194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4.8%和58.9%。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4839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3.41亿元,比上年增长40.1%。
全省年末共有产品检测实验室620个,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7个。全省现有独立的认证机构1个、分支机构11个,累计10200家企业获得23641张产品及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获证数量比上年增长18%。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1项,累计建立1127项。全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7个,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1个,全年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89.7万台(件)。全年制修订国家标准63项、行业标准80项、地方标准120项(其中新制定109项),累计全省共制订国家标准773项、行业标准665项、地方标准1067项,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5%;全年新获批6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累计达37个。中国名牌产品累计100个;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累计51个。
全省共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70个,其中国家基准气候站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23个、国家一般气象站42个;高空气象探测站4个,其中移动高空探测站1个;天气雷达观测站6个,其中移动天气雷达站1个。共有地震前兆台站43个,前兆测项358个;测震台站157个,强震动观测台站39个;GPS观测基准站41个,基本站14个。共有1182个海洋环境监测站位、14个重点监测区域、22个生物质量站位、41个海漂垃圾监测区域。
全年基础测绘共完成1∶1万数字线划图(DLG)更新161幅。至年底,我省1∶1万基础测绘行政区陆域图幅总数累计4689幅,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累计各达4689幅、4689幅;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DLG累计达4689幅。当年向社会提供大地控制成果2518点,3D数字地图15794幅(数据量为281GB);公开出版地图68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省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3个,剧场、影剧院51个,公共图书馆86个,群众艺术馆10个,文化馆85个,博物馆94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演出1.74万场,观众1121万人次;各级公共图书馆组织各类讲座1042次,书刊文献外借1138万册,总流通人数1358万人次;博物馆共举办244个基本陈列和432个展览,参观人次1554万人次。年末共有影院118个,影院放映34.82万场次。共有电台10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7座,调频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95座;广播节目89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电视台10座,一百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3座;电视节目41套,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54%;全省有线电视用户651.28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16.21万公里。
全年出版图书3769种,总印数0.83亿册;报纸60种,总印数11.19亿份;期刊176种,总印数0.38亿册;音像电子出版物复制0.28亿盒(张)。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283个,其中医院478个,卫生院873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7万人,其中医生6.2万人,注册护士6.3万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床位12.3万张,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9万人。
在2011年举办的世界三大赛中共获得12金8银2铜,在亚洲三大赛中获得17金6铜,在全国最高级别比赛中获得18金15银17铜。新建26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21个乡镇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和10个城市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新增场地面积约近170万平方米。全年销售体育彩票47.5亿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省年末常住人口372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2.3万人,出生率11.41‰;死亡人口19.3万人,死亡率5.20‰;自然增长率6.21‰。城镇化水平为58.1%。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比上年增长18.2%,增幅比上年提高7.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3%,增幅提高4.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7元,比上年增长14.4%,增幅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7%,增幅提高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6.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2%。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95.03万人,比上年增加59.76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76.84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18.19万人。全省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为97.32万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省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55.1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626.35万人,参保的城镇居民628.82万人。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30.9万人,增加56.72万人。
年末全省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57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全省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8.12万人,减少0.03万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81.89万人,增加1.44万人,其中“五保”供养对象9.29万人。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7.91万张。全省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71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站)140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2.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62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0638.6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5%。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9%。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701.42万亩,占任务的108%,其中,完成人工造林更新总面积459.24万亩,比上年增长180.8%。其中,人工荒山造林347.70万亩;人工迹地更新面积111.54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63.1%。商品材产量529万立方米,下降22.0%。全省城市新增建成区绿地面积2476公顷,绿地率36.3%;新增公园绿地面积63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1平方米。
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4%,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84.5%;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市县污水处理率81.3%。
全省共有12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57个省级生态村。有风景名胜区51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处、省级35处,新增泰宁丹霞自然遗产1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2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有自然保护区9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5.3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84%。
全省2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23个城市中,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城市有12个,交通声环境质量属于“好”水平的有10个。
3535公里评价河长中,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2632公里,占评价河长的74.46%。五江一溪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的占73.02%。12条主要水系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要求的占94.5%。9个设区城市的3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7%。
全省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49.2万元。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6.5千公顷,其中绝收2.33千公顷。全省共发生森林火灾412起,其中一般火灾18起,较大火灾392起,重大火灾2起;受害面积0.65万公顷;森林火灾发生率、受害率分别为4.64次/十万公顷和0.99‰。全年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38亿元,减少83.7%。全年发生海洋赤潮5次,减少12次;累计赤潮面积226平方公里,减少2465.5平方公里。
全省共发生各类事故15523起,比上年下降9.3%;死亡2996人,下降7.5%;受伤13778人,下降9.7%;经济损失15851万元,下降12.1%。各类较大以上事故62起,死亡239人,分别下降3.1%和14.0%。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17人,下降26.1%;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1.36人,下降13.9%。
――――――――――――
注:1.本公报未包括金门县和连江县的马祖列岛。
2.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3.本公报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扫一扫手机阅读